第二次考科二交多少钱(选错缴费期)

首发 | 公众号「 吐逗保 」

大家好,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。

保险,绝对是选择困难症的天敌。

从险种选择,到产品选择,再到保障选择,一步步下来绝对够酸爽。

好不容易选完了,最后还有一个“缴费期限”需要我们选择……

选择趸交呢,总保费最少,但是缴费压力比较大;

选择期缴呢,缴费压力是小了,但是总保费又上去了,感觉血亏。

究竟是选择一次性趸交好?还是分期缴费比较好?

今天吐槽君就来仔细算笔账,告诉你缴费期限到底该如何选择~


1.

不卖关子,直接说结论。

在收入稳定的前提下,所有的保障型产品(重疾险、寿险)都应该选择“分期缴纳保费”,并且缴纳期限越长越好;

有30年分期可选,就千万别选20年分期。

PS:注意是保障型产品,增额寿、年金险等储蓄类产品,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~

结论很简单,但是原因就很多了,足足有4条。

(1)缴费期内出险

虽然同是分期付款,但是和车子房子等这类偏向于长期使用的产品不同;

大多数长险(重疾险、寿险),其实更偏向于一次性使用产品。

出险就理赔,之后保险合同就终止了。

而无论你是选择一次性趸交还是分期缴费,只要保险合同生效了,就算是只交了一年的保费,出险后,保险公司也是会照常理赔的。

并且不会向我们追缴余期保费!

举个简单的例子:

同样是30岁男性,购买50万保额的达尔文7号

一次性趸交,保费是60875元,第二年出险了,可以理赔50万元。

分30年缴费,每年保费3500元,第二年出险了,同样是理赔50万。

动动手指头,几万块的保费,就这么被省下来了~


(2)保费豁免

简单来说,保费豁免就是:

在保险合同规定的缴费期内,投保人或被保人满足某些特定豁免条件(如中症/轻症/失能等等),允许投保人可以不再缴纳后续保费,而保险合同仍然有效。

比如父母给孩子买重疾险,并附加了投保人豁免。

如果在缴费期间,父母不幸罹患特定疾病或者身故的话;

选择分期缴费,此时后续的保费就不用再缴纳了,孩子的重疾险保障依旧有效。

而选择的是一次性趸交的话,由于保费都已经缴纳完毕了,也就没有什么保费是否豁免一说了。

好家伙,一来一回又亏了好几万……


(3)家庭经济结构

为什么房子、车子,都叫做买房买车,而保险要叫投保呢?

因为保险本质,其实就是一份风险对冲的投资。

花少量保费,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。

所以我们在购买保险的时候,也需要将家庭的经济情况考虑在内。

每年用于投保的资金,最好不要超过家庭总体收入的10%。

而一次性趸交,对于大部分工薪家庭来说,基本相当于一下子把家底全都交了出去了。

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办?

想换房换车怎么办?

突然有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机会怎么办?

和储蓄类的产品不同,保障类产品退保会有极大的损失;

真的就会陷入,退还是不退的两难境地。

这时候分期缴纳保费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。

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有能力全款买房,也一定要分期30年,是一样的道理~


(4)通货膨胀

期缴相对于趸交,虽然看起来总保费是更多了,但其实有一个很多人都忽略的地方,那就是通货膨胀。

年缴保费5000元,以4%的通货膨胀率为例:

· 30年后5000元的购买力,仅仅相当于现在的1500元!

现在肉痛的要死,需要一个月工资的保费,在缴费末期,可能就只需要几天的工资就搞定了。

以购买力来说,其实并没有多花多少钱~


2.

当然,我们开篇也说了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延长缴费期限更合适一些

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,短期缴费说不定是更好的选择。

比如某些自由职业者,或者个体经商,收入并不稳定。

就像我们贷款买房之前,银行都会查看我们的流水一样,就是确定我们的收入是否稳定。

但保险不会去追查我们的流水,到期没有缴费怎么办?

30天宽限期、2年复效期,超过了直接按照退保处理!

所以某些收入不稳定的职业,在经济充裕的时候,尽快把保费交完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话说现在到处都是网贷的负面新闻,搞得大家都觉得分期付款,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但保险这个东西,某些时候还真的是分期甩趸交好几条街……

当然,千万不要忘记按时缴费,做好保单管理!

过了宽限期,那就芭比Q了……

我是吐槽君,爱你们!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了解更多保险知识,解答更多保险疑问,欢迎关注公众号:吐逗保(搜索:“ 吐逗保 ”或“ tudoubao122 ”),让保险不那么枯燥!

声明:价格百科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吐逗保所有,原文出处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xzqt.com/b/245471.html